为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担保人通常会采取如下几个途径解除所附有的担保责任:
首先,经得债权人亲自认可后告知予以终止,此时担保人需要与债权人进行充分细致的沟通,以商定双方均能够接受的变更协议,如若尚未达成共识,担保人则可求助于法律,向当地法庭递交诉讼请求,表达告终该担保合同的愿望;
其次,当担保期限陆续过去,债权人未能及时在担保期内提出相关权利诉求,在此种情况下,担保合同中虽然载明了具体的担保期限,但债权人并未在该时间范围里表述其相应权利请求,那么担保方就无需再继续承担相关的担保责任;
最后,当主债权的诉讼时限期已过大半,而债权人仍未在此之前表示出对该项债务的追索和主张,担保人同样有权利免除原有的担保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七条 【债务承担对保证责任影响】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允许债务人转移全部或者部分债务,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移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但是债权人和保证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三人加入债务的,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不受影响。
2025-04-28 16:30
优先选择诉中保全:避免诉前保全的30日诉讼时效压力;
精准提供财产线索:可提高保全成功率,减少保全错误风险;
及时跟进执行:保全后尽快推进诉讼,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
咨询专业律师:复杂案件建议委托律师处理,确保程序合法。
2025-04-28 16:23
优先选择书面担保:避免仅口头约定,确保法律效力。
明确担保性质:区分“担保人”与“共同借款人”,避免法律关系混淆。
咨询专业律师:对于大额债务或复杂情况,建议委托律师起草合同并办理公证。
及时主张权利:在保证期间内(通常为主债务到期后3年)向担保人主张权利,否则可能丧失胜诉权。
2025-04-28 16:16
保证期间超过两年的效力取决于约定:
约定两年:超过两年则保证责任消灭;
未约定或约定超过三年:按法定6个月或最长3年计算,超过则免责。
关键时间节点:
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日是计算保证期间的起点;
保证期间届满日是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最后期限。
2025-04-27 17:01
一、核心法律后果
财产被强制执行
银行会向法院起诉担保人,胜诉后可查封、拍卖其名下房产、车辆、存款等资产用于偿债。
即使担保人当前无财产,法院会定期查询,发现财产后恢复执行(如工资、新购资产等)。
2025-04-27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