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五条,保证合同可以是单独订立的书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债权债务合同中的保证条款。同时,该法条还规定,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作出保证,债权人接收且未提出异议的,保证合同成立。这里明确指出了保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无论是单独订立还是作为主合同的条款。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如果虽然没有书面的担保承诺书,但是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担保关系的存在,比如电子邮件、短信、录音、录像等,且这些证据能够清晰地表明担保人愿意为债务人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并且债权人对此表示接受,那么这种担保关系仍然可能成立。这是因为,法律虽然要求保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并未规定未采用书面形式就绝对无效,而是规定书面形式是为了更好地证明和保障当事人的权益。
但是,如果没有任何书面证据或其他形式的证据能够证明担保关系的存在,那么这种担保关系就无法成立。因为,在纠纷发生时,无法证明担保人曾经作出过担保的承诺,也无法确定担保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综上所述,没有担保承诺书的担保,如果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担保关系的存在,那么这种担保仍然可能成立。但是,为了保障当事人的权益,建议最好还是采用书面的担保承诺书来明确担保人的责任和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五条 【保证合同形式】保证合同可以是单独订立的书面合同,也可以是主债权债务合同中的保证条款。
第三人单方以书面形式向债权人作出保证,债权人接收且未提出异议的,保证合同成立。
2025-04-28 16:30
优先选择诉中保全:避免诉前保全的30日诉讼时效压力;
精准提供财产线索:可提高保全成功率,减少保全错误风险;
及时跟进执行:保全后尽快推进诉讼,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
咨询专业律师:复杂案件建议委托律师处理,确保程序合法。
2025-04-28 16:23
优先选择书面担保:避免仅口头约定,确保法律效力。
明确担保性质:区分“担保人”与“共同借款人”,避免法律关系混淆。
咨询专业律师:对于大额债务或复杂情况,建议委托律师起草合同并办理公证。
及时主张权利:在保证期间内(通常为主债务到期后3年)向担保人主张权利,否则可能丧失胜诉权。
2025-04-28 16:16
保证期间超过两年的效力取决于约定:
约定两年:超过两年则保证责任消灭;
未约定或约定超过三年:按法定6个月或最长3年计算,超过则免责。
关键时间节点:
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日是计算保证期间的起点;
保证期间届满日是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最后期限。
2025-04-27 17:01
一、核心法律后果
财产被强制执行
银行会向法院起诉担保人,胜诉后可查封、拍卖其名下房产、车辆、存款等资产用于偿债。
即使担保人当前无财产,法院会定期查询,发现财产后恢复执行(如工资、新购资产等)。
2025-04-27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