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合同欺诈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合同纠纷 2025-01-03 14:27 标签: 合同欺诈 犯罪

合同欺诈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合同欺诈的行为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或者情节严重,就可能构成犯罪。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该法规定了多种与合同欺诈相关的罪名,如合同诈骗罪等。

判断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要从欺诈行为、非法占有的目的、骗取财物数额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例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就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这里的“数额较大”在司法实践中有一定的标准界定,通常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来判断。

如果合同欺诈行为未达到犯罪的程度,可能属于民事欺诈。民事欺诈主要是通过民事法律关系来调整,比如受欺诈方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等。

因此,合同欺诈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关键要看是否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主观故意、欺诈行为、非法占有目的以及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等。如果遇到疑似合同欺诈的情况,应当收集相关证据,如合同文本、往来通信记录、转账凭证等,以便在刑事或民事程序中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张恒杰律师

张恒杰律师

安徽山石律师事务所

债权债务 刑事辩护 交通事故 婚姻家庭 合同纠纷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