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财产侵权有哪些

经济纠纷 2025-02-13 14:28 标签: 财产 侵权 哪些

财产侵权是指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在财产侵权中,侵权人通过不正当手段侵犯了受害人的财产权益,给受害人造成了经济损失。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财产侵权行为:

一、寻衅滋事中的财产侵权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寻衅滋事行为中的第三项,即“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属于典型的侵犯财产权行为。这种行为直接针对公私财物的权益进行侵害,给受害人造成了直接的财产损失。

二、盗窃、抢劫、诈骗和侵占

盗窃、抢劫、诈骗和侵占等行为也是常见的财产侵权行为。这些行为均直接导致了财产权人的财产损失,侵犯了受害人的财产权益。例如,盗窃是指行为人通过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抢劫则是指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强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诈骗是指行为人通过欺骗手段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自愿处分财物的行为;侵占则是指行为人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的行为。

三、其他财产侵权行为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财产侵权行为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财产侵权行为,如破坏他人财产、非法使用他人财产等。这些行为同样会给受害人造成经济损失,侵犯其财产权益。

四、财产权被侵害的行政赔偿方式

当财产权被侵害时,受害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赔偿。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行政赔偿方式主要包括返还财产、解除相应措施并赔偿损失、恢复原状或给付赔偿金等。这些赔偿方式旨在弥补受害人因财产侵权所遭受的经济损失。

五、如何依法处理侵害财产权行为

依法处理侵害财产权行为,需要明确侵害行为的性质与程度,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界定。对于构成犯罪的侵害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尚未构成犯罪的侵害行为,可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民事法律,要求侵害人承担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同时,受害人还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赔偿,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财产侵权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寻衅滋事中的财产侵权、盗窃、抢劫、诈骗和侵占等行为。当财产权被侵害时,受害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赔偿或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在处理过程中,应注重证据的收集与保存,确保法律适用的准确性与公正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 【财产损失计算方式】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六条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返还财产;
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解除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造成财产损坏或者灭失的,依照本条第三项、第四项的规定赔偿;
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应当返还的财产灭失的,给付相应的赔偿金;
财产已经拍卖或者变卖的,给付拍卖或者变卖所得的价款;变卖的价款明显低于财产价值的,应当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的,赔偿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返还执行的罚款或者罚金、追缴或者没收的金钱,解除冻结的存款或者汇款的,应当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对财产权造成其他损害的,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3修正)》》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应臻元律师

应臻元律师

浙江众诺律师事务所

知识产权 合同纠纷 房产纠纷 债权债务 公司法务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