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主犯开庭从犯还未起诉咋办

刑事辩护 2025-05-19 16:56 标签: 主犯 开庭 从犯

共同犯罪案件中,主犯已开庭但从犯未被起诉,可能涉及分案处理、证据不足或司法程序差异。家属或辩护人可采取以下措施保障从犯权益:

一、确认从犯未被起诉的原因

分案处理的可能性

若案件复杂(如涉及多地犯罪、证据量大),司法机关可能将主犯与从犯分案处理。从犯可能单独进入后续侦查或审查起诉阶段,需向办案机关(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查询案件进展。

证据是否充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检察院需认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才能起诉。若从犯涉案证据不足(如作用不明确、参与度存疑),检察院可能退回补充侦查或暂缓起诉。 

二、主动推动案件进展

向办案机关了解情况

家属或辩护人可向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提交书面申请,要求说明从犯未被起诉的具体理由及当前案件状态(如是否在补充侦查、是否已移送审查起诉)。

申请取保候审

若从犯被长期羁押且无起诉进展,可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以“羁押期限届满”或“案件事实已查清”为由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 

三、法律监督与救济途径

申请检察监督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条,若从犯长期未被起诉且无合法理由,可向检察院申请法律监督,要求检察院核查案件是否存在程序违法或怠于履职情形。 

提供有利证据

若从犯存在无罪或罪轻证据(如未参与核心犯罪、作用轻微),可主动向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提交材料,推动案件重新审查。

四、分案处理下的特殊情形

另案处理的可能性

若从犯涉及其他独立犯罪(如另一起盗窃、包庇行为),可能被单独立案侦查,需确认是否存在关联案件。

程序衔接问题

主犯判决可能影响从犯的定罪量刑(如主犯供述指认从犯),需关注主犯庭审中是否涉及从犯的关键证据,及时调整辩护策略。

五、后续处理建议

委托专业律师介入

复杂共同犯罪案件需律师协助梳理证据链、分析从犯责任,避免因程序拖延或证据瑕疵损害权益。

准备量刑辩护材料

若从犯后续被起诉,需提前收集其从犯地位、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证据,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

总结:主犯已开庭但从犯未被起诉时,需先查明具体原因(如分案、证据不足),并通过法律监督、申请取保候审等方式维护权益。建议及时与办案机关沟通并委托律师介入,确保案件依法推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条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张青律师

张青律师

北京市中闻(武汉)律师事务所

婚姻家庭 劳动工伤 合同纠纷 债权债务 法律顾问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