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犯罪累犯是否要判实刑
经济犯罪的犯罪分子构成累犯的,累犯不适用缓刑,所以人民法院判刑后,就可以执行实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四条 【累犯不适用缓刑】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二、一般累犯构成条件
1.主观条件: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这是对应第65条第一款的但书的,也就是说,过失不存在累犯,累犯的主观方面排除过失。这反应的是立法上控制累犯的范围,重点就是在于惩治那些主观上处于故意而实施犯罪的行为。
2.刑度条件:前罪所判刑罚和后罪所判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有期徒刑以上”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逻辑上无期徒刑和死刑不存在执行完毕的情况,但是根据我国减刑和假释的制度,以及宪法中规定的赦免的制度,以上两个刑种有可能出现累犯的情况。 应当指出,前罪刑罚是已经被实际判处并执行完毕的,是种已然刑罚,而后罪刑罚是尚未被实际判处的,只是种估计,如果后罪没有被实际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犯罪人不能构成累犯。
3.时间条件: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这里最主要的问题是起算的时间点,这里的执行完毕是指主刑执行完毕,对于被同时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是否执行完毕不影响累犯的构成;刑罚执行完毕,既包括有期徒刑实际执行完毕,也包括假释考验期满;被判处缓刑的犯人,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不能构成累犯,而应当撤销缓刑,将旧罪与新罪一并处罚。缓刑期满后再犯罪的,也不能构成累犯,因为缓刑考验期满意味着刑罚不再执行而不是执行完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 【累犯不适用缓刑】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2025-05-17 15:39
偷拍未遂属于违法行为,但一般不会判刑,通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行政处罚;若涉及其他犯罪行为(如敲诈勒索),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偷拍未遂的行政违法责任:
基本处罚规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六项,偷拍他人隐私的,处 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 5-10日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未遂情节:因偷拍未完成,实际危害较小,可能从轻处罚(如批评教育、警告或小额罚款)。
例外情形
若偷拍行为与敲诈勒索、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等犯罪相关联(如未遂阶段被制止),可能构成相应犯罪的未遂。例如:
敲诈勒索未遂:可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从轻或减轻处罚;
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未遂:根据《刑法》第三百六十三条,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从轻处罚)。
2025-05-17 15:35
结论: 九岁男童遭受家暴属于违法行为,施暴者(如父亲)可能面临治安处罚或刑事责任,同时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可能被撤销监护人资格。
刑事责任:
轻微伤:若家暴行为导致男童轻微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施暴者可被处5-10日拘留,并处200-500元罚款。
轻伤及以上:若造成轻伤、重伤或死亡,则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的故意伤害罪,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或死刑(具体量刑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民事赔偿
男童及其监护人可向法院起诉,要求施暴者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精神损害赔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法院将综合家暴频率、伤害后果、施暴者过错程度等因素判决赔偿金额。
2025-05-17 14:15
同案人口供不一致可能导致案件侦查受阻、审判难度加大、司法效率降低,并可能影响当事人法律责任认定。司法机关需综合其他证据查明真相,虚假陈述者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2025-05-17 10:08
孕妇犯罪后生育孩子的,需分阶段处理:胎儿出生前保障其合法权益,母亲可暂予监外执行至分娩;孩子出生后独立享有权利,母亲刑罚执行需结合案情。具体处理需综合法律程序、刑罚执行规则及未成年人保护原则。
2025-05-17 10:06
入室杀人放火可能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量刑需结合犯罪情节、后果及行为人主观恶性综合判断。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因同时触犯故意杀人罪、放火罪及非法侵入住宅罪,通常数罪并罚,最终量刑以死刑或无期徒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