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75周岁以上的人犯罪是否会判死刑
75周岁以上的人犯罪不会判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死刑对罪大恶极、严重危害他人和社会安全的犯罪分子予以处决,在严惩犯罪者、威慑和教育有犯罪企图者。
二、什么样的条件下会判死刑
1、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即所犯罪行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危害特别严重和情节特别恶劣的。刑法分则对于可以适用死刑的条文作了严格的限制,如对可以判处死刑的,都规定了“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造成严重后果的”、“情节特别严重”、“数额特别巨大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等等。
2、为了限制适用死刑,刑法还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即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制度。死刑缓期2年执行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而是死刑的一种执行方式。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前提同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一样,必须是“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九条 【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2025-05-14 10:09
申请追缴赃物返还需向办案机关(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提交书面申请及相关证据,办案机关审查确认权属后依法返还。若赃物已被处理或灭失,可要求退赔。
2025-05-14 10:09
开设赌场罪主犯的判刑结果一般在法院受理案件后 2个月内宣判,最迟不超过 3个月;若案件复杂或存在特殊情况,可能延长至 6个月 甚至更久。主犯的刑期通常为 5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则可能判处 5-10年有期徒刑,具体需结合案件情节和程序适用情况。
2025-05-13 16:34
明知是赃款仍进行交易(如买卖、转移、抵债等),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具体需结合交易方式、金额及主观认知综合判定。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罪名认定要点
1. 构成要件分析
主观明知:行为人需明确知晓交易的款项属于犯罪所得(如盗窃、诈骗、贪污等)。
司法实践中,“明知”包括实际知道(直接告知赃款来源)和应当知道(通过异常交易方式推定知情)。
推定情形:交易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交易时间/地点隐蔽、款项来源不明等。
客观行为:对赃款进行收购、销售、转移、抵债或变相交易,掩盖其非法来源。
例如:用赃款购买车辆后转卖、以赃款抵偿债务、将赃款拆分存入多个账户规避监管等。
2. 入罪标准
金额或情节要求:
交易赃款价值达 3000元以上(多数地区立案标准);
多次交易、涉及跨境转移、帮助洗钱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如赃款用于赌博、毒品等非法活动)。
2025-05-13 16:32
该行为可能构成 故意毁坏财物罪,具体需根据财物损失金额、情节及主观恶性综合判定;若存在“借故生非”扰乱社会秩序等情形,可能涉嫌 寻衅滋事罪。
一、罪名认定要点
故意毁坏财物罪(《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行为要件:故意毁坏公司设备(如电脑、机器等),导致财物损失。
金额或情节要求:
损失金额达到 5000元以上(多数地区立案标准);
多次毁坏财物、纠集多人实施或造成其他恶劣社会影响。
主观要件:明知行为会损坏财物,仍积极追求或放任结果发生。
寻衅滋事罪(《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适用情形:若砸毁设备的行为被认定为“借故生非”或“发泄情绪”,且严重扰乱公司经营秩序或社会公共秩序。
情节要求:需达到“破坏社会秩序”且“情节恶劣”程度(如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引发群体性事件等)。
2025-05-13 16:30
遗弃罪是指对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负有法定扶养义务却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此罪者,最高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二、构成要件详解
1. 主体要件:特殊义务人
义务来源:行为人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明文规定的扶养义务且具备实际扶养能力的人。例如: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
成年子女对无生活能力父母的赡养义务;
夫妻之间的相互扶养义务;
其他基于监护、收养等法律关系产生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