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逃罪的犯罪构成:
1、主观方面是故意;
2、犯罪主体是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服刑的罪犯以及被依法逮捕、关押的未决犯;
3、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的管理秩序;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从监禁场所脱逃,或在押解途中脱逃。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
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2-08-12 11:42
行为人构成脱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2022-08-12 11:05
行为人构成脱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2022-08-12 16:32
构成分裂国家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构成分裂国家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而希望或放任结果的发生。
2022-08-12 15:50
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要指监管机关的正常秩序,(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严重不负监管职责,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同私放在押人员罪一样,只有司法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过失,但这是针对在押人员脱逃这一后果而言的,对于其玩忽职守的行为。
2022-09-15 11:27
破坏性采矿罪的犯罪构成为: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矿产资源的管理制度;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行为;
3、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