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博罪与相关罪的界定:赌博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主义的社会风尚。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零三条
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开设赌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08-12 17:05
赌博罪与开设赌场罪的区别是客观表现不同,赌博罪是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开设赌场罪是开设赌场的行为;判处的刑罚也不同,开设赌场的量刑更重。
2022-08-05 15:08
符合下列要件则认定构成赌博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主义的社会风尚。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万面表现为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以营利为目的。即行为人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一贯参加赌博,是为了获取钱财,而不是为了消遣、娱乐。
2022-08-10 09:43
有以下特征的别墅属于违章建筑:1、屋面升高,顶部加盖,导致屋面升高,就属于违章的建筑物;2、私自在院中建造构建物或建筑物占用了并私自扩大了使用面积,其构建物还是混凝士结构的都属于违章的建筑物;3、非法扩建房屋和占用公共面积,在阳台搭建封闭性或局部封闭性构建物,都属于违章的建筑物范围。处理措施:1、根据我国的相关法规,农村里面的违建房必须要在规定的期限内拆掉,并将土地恢复成原来的样貌。
2、乡镇的政府可以采取行政处罚措施让他们停止建设,并在规定的时间将房屋改正,如果超过期限不改正,就会强制进行房屋的拆除。
2022-08-12 10:38
违章建筑是指未经规划土地主管部门批准,未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建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违章建筑主要包括:
1、未申请或申请未获得批准,并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而建成的建筑物;
2、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建成的建筑物;
3、擅自改变了使用性质建成的建筑物;
4、临时建筑建设后超过有效期未拆除成为永久性建筑的建筑物;
5、通过伪造相关材料向主管部门骗取许可证而建成的建筑物。
城市违章建筑的处理:
第一步,立案
立案是执法部门对于发现或接到投诉、举报等事实或者材料后,认为有违法事实发生或存在并需要追究法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行政案件进行查处的行为活动。圣运律师提醒注意,在这一程序中,只有如下行政机关尤权对违章建筑进行立案查处:
1.规划局或者规划委员会。这是法定部门,城市里的违章建筑由它来管。
2.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就是我们所熟知城管,城管有没有权利来管违章建筑,主要看它是否得到省级政府的授权,
3.乡、镇人民政府。其执法范围是乡、村庄规划区范围内,简单理解就是农村的违章建筑均有其处理。
第二步,调查程序
在调查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调查人员不得少于2个人。
第二、调查人员要主动出示执法证件。一方面是为了证明调查人员的执法资格;二是防止没有执法资格的人冒充执法人员进行执法活动。实践中,一些地方执法人员在调查时不出示执法证件。面对这种情形,被处罚的人可以主动要求他们出示证件,并记录下他们证件上的相关信息(比较重要的信息有姓名、编号等),这样方便日后维权。
第三,在被询问以及在签署笔录时要谨慎。行政执法常见的笔录有《现场检查笔录》、《现场勘验笔录》、《调查笔录》。执法人员要求签字时,一定要仔细检查笔录内容,如发现内容与被处罚人陈述或与事实不符时,需要求执法人员修改。执法人员不愿修改,则不要签字。
确认笔录无异议要签字时,同时需要注意:笔录的每一页都需要签字,签字时要紧贴笔录内容,不要与内容距离太远。 这可有效防止被处罚人签字后,执法人员追加笔录内容。签字后要写上签字日期。
第
2022-09-01 15:52
渎职罪主要包括五种类型:
1、滥用职权类犯罪,滥用职权类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玩忽职守类犯罪,玩忽职守类犯罪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失职犯罪、“不作为”犯罪。
3、徇私舞弊类犯罪,徇私舞弊类渎职犯罪作为渎职侵权犯罪的一种类型,它的主要特点是行为人在实施此类犯罪中,具有“徇私”和“舞弊”两个特征。
4、侵权类犯罪,侵权类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活动秩序,致使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受到侵害的行为。
5、泄露国家秘密类犯罪,泄露国家秘密类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