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刑罚是刑事责任,还款是民事责任,只要有偿还能力当然要还。但如在判决前还,可作为酌定从轻处罚的依据,在判决后服刑期间可能作为有悔罪表现的依据,与其他情节相结合,对是否减刑产生影响。
2、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本罪的,根据诈骗数额的大小,除了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主刑外,同时应当并处罚金或没收个人财产等附加刑。
2023-04-24 16:55
构成诈骗罪的,行为人还钱后可以根据以下规定减刑: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其中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2025-02-05 14:31
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两者互不影响。被告人在被人民法院判处相应刑罚是追究其刑事责任,但不因此免除犯罪分子的民事赔偿的承担。
因此,犯罪分子在承担刑事责任之后,仍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受害者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只要犯罪分子有偿还能力,就应当依法返还诈骗受害人的财物,对于没有偿还能力的,也应当分期偿还。
2025-02-11 10:2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信息卡诈骗罪承担刑事责任后,并不影响民事赔偿责任,受害人可能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分子进行赔偿。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2-09-05 09:59
2022-08-11 15:35
诈骗贷款的钱一般应当返还,但是如果钱不在自己手里,则不需要偿还。被骗签订贷款属于可撤销的行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将该合同予以撤销。法律规定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司法机构撤销受欺诈订立的合同。如果出现被诈骗了,当事人需要收集相关被骗资料和证据去报警,由警方进行处理,建议这个过程要及时,才能更快的追讨到被骗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