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报警的。法律规定,殴打、伤害他人,会受到行政处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构成被害人轻伤以上的,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法律依据:
《治安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
2022-09-28 09:17
被打警察不处理,可以直接拨打公安监管部门投诉,也可以拨打110转监管部门投诉,也可以直接收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警方有义务立即处理此案并通报结果。如果案件处理不及时,受害人可以直接投诉。具体来说,应该根据受害人的情况来判断。被害人可以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以备日后使用。构成轻伤以上的,警方不予处理的,可以提起刑事自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赔偿。
2025-02-24 17:14
报警后由于警察不出警导致人员被打的,可以向其上级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2024-12-27 14:55
报警后由于警察不出警导致人员被打的,可以向其上级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
2022-08-11 16:01
便衣警察执法时,必须出示警官证,正规着装的,可以不出示,但对方要求出示时,应当出示。
人民警察法第23条中明确规定:人民警察必须按照规定着装,佩戴人民警察标志或者持有人民警察证件,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在实际执行中,民警着装执行公务的,可以不出示警察证,警服上有其身份证明的唯一编号,但当事人要求出示时,民警应当出示警察证。
行政处罚法规定: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民警执法时,如果当事人要求出示警察证后,不能出示证件,不管是没有随身携带,还是故意不出示,警察都涉嫌违法。在警察不能证明自己是警察时,当事人有正当理由认为对方可能是假冒的警察,所以要求警察执法出示证件不仅仅是民众的权利,更有现实的必要性。
2025-01-14 15:23
因举报人信息被泄露导致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的,可以寻求当地公安部门或者纪检、监察机关等寻求保护。有关部门也将对泄露信息者进行核实并追究相关责任。举报人向人民检察院举报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不只是检察机关应当为举报人保守秘密,举报人本身也应当加强自我保护。
举报人的权利与义务如下:
1、举报人必须客观真实,尽可能提供犯罪嫌疑人的详细情况,犯罪事实的具体细节及相关证据材料。
2、举报必须实事求是,严禁利用举报诬陷他人。
3、对提供重要线索,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惩罚,并为国家、集体避免或挽回重大经济损失的举报人酌情予以奖励,有重大贡献的给予重奖。
举报人应当注意下列事项:
1、举证方在向法庭提出证据材料时,应向法庭说明该证据材料的来源、种类及欲证明之事实。
2、证据材料为物证的,一般应提供原物。对于不宜直接提取的物证,或者易损坏、消失、变质、易燃、易爆物品等,可以提供该物证的照片、录像,或对该物证的检查笔录等。
3、证据材料为书证的,应当提供原件。提供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件、影印件、副本、节录本等。
4、证据材料为检查笔录及鉴定结论的,应当提供原件。
5、证据材料为视听资料的,应当提交未被剪辑、加工过的原始资料。
6、证据材料为证人证言的,若该证言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起关键作用,则作出该证言的证人为关键证人。关键证人应当到庭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