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警察骗取他人财物是以招摇撞骗罪论处。法律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
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2-11-18 13:51
“招摇撞骗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
2、在主观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其犯罪目的是谋取非法利益;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2024-03-26 15:48
招摇撞骗罪的处罚: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则依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
2022-11-18 13:50
“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如下:
1、行为手段不同。招摇撞骗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诈骗罪的手段并无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和方式进行。
2、犯罪的主观目的不同。诈骗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招摇撞骗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内容较诈骗罪的目的广泛一些,它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占有;
3、构成犯罪有无数额限制不同。招摇撞骗罪的成立不以诈骗财物数额较大为要件、招摇撞骗罪则必须达到规定的数额才构成犯罪。
4、侵犯的客体不同。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社会管理秩序;而诈骗罪侵犯的客体仅限于公私财产权利。”
2022-09-13 16:25
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量刑标准如下: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的”,一般是指以下几种情况:多次进行招摇撞骗的;招摇撞骗所得非法利益巨大的;造成被骗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恶劣政治影响的;等等。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按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
2022-09-13 10:59
招摇撞骗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是:
1、招摇撞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权利;
2、招摇撞骗罪仅限于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者职称进行诈骗;诈骗罪可以是任何实施了欺诈行为的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