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期间内严格遵守刑法中关于被管制罪犯的各项义务的,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四十条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即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
2022-10-10 11:45
合同撤销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合同是否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合同是因被欺诈而订立的;
(3)合同是因被胁迫而订立的;
(4)是乘人之危而订立的显失公平合同。
2022-10-22 10:01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该合同失去意义,应归于消灭。在此情况下,我国允许当事人通过行使解除权的方式消灭合同关系。
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此即债务人拒绝履行,也称毁约,包括明示毁约和默示毁约。作为合同解除条件,它一是要求债务人有过错,二是拒绝行为违法(无合法理由),三是有履行能力。
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此即债务人迟延履行。根据合同的性质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履行期限在合同的内容中非属特别重要时,即使债务人在履行期届满后履行,也不致使合同目的落空。在此情况下,原则上不允许当事人立即解除合同,而应由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履行催告,给予一定的履行宽限期。债务人在该履行宽限期届满时仍未履行的,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对某些合同而言,履行期限至为重要,如债务人不按期履行,合同目的即不能实现,于此情形,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时,也应如此。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针对某些具体合同规定了特别法定解除条件的,从其规定。”
2022-09-28 11:50
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2-10-18 09:04
合同撤销的法定条件有:
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合同;
3、受第三人欺诈订立的合同;
4、以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
5、显示公平的合同。
2022-08-12 17:30
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如下:(一)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条件:1、劳动者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不需向劳动者预告:(1)用不合格,即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纪,即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规章制度;(3)给企业造成损害,即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企业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4)承担刑事责任,即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2、劳动者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预告劳动者本人:(1)动者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2)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此协议的。3、人单位还可以通过裁员的形式解除企业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1)业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确需裁员;(2)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员。但用人单位应当提前30天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二)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条件:1、般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预告用人单位;2、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用期内的,要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2)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