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撤销合同承担的法律后果是返还财产;赔偿损失;行政处罚。赔偿损失是指合同被依法裁定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所遭受的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虚假表示与隐藏行为的效力】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 【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2-08-12 10:12
可撤销的合同有:
1、合同订立时存在重大误解;
2、合同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
3、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
2021-05-29 14:11
可撤销的合同有:
1、合同订立时存在重大误解;
2、合同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
3、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
2022-08-15 10:13
撤销合同的后果:合同溯及既往的无效,当事人无需再履行合同;当事人返还因被撤销合同所取得的财产,不能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合同双方根据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合同部分无效的,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法律效力。
2022-08-20 16:14
根据法律规定: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误解者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履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着认识上的显著缺陷,其后果是使误解者的利益受到较大的损失,或者达不到误解者订立合同的目的。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二)显失公平的。
所谓显失公平的合同,就是一方当事人在紧迫或者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订立的使当事人之间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严重不对等的合同。标的物的价值和价款过于悬殊、承担责任、风险承担显然不合理的合同,都可称为显失公平的合同。
2022-08-17 14:37
合同可撤销的情形有下列四种,分别是:
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4、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