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被告,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原告的起诉书后,要做好应诉准备:
一、可针对起诉书,提交自己的答辩状。
二、答辩状要在限期内提交,(自收到起诉书之日起十五日)。
三、被告人不答辩,不影响法院照常审理案件。
四、有反诉因素的,可以在答辩中提出反诉。
五、如认为受诉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可以在答辩期内提出管辖异议申请。
六、针对原告的起诉,准备自己的证据。以后按照法院的传唤,参加庭审,在法庭上出示自己的证据,反驳对方的主张,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被告应诉的前提必须是案件确属受诉法院管辖,否则,被告有权提出管辖异议,当这种管辖异议被一审法院驳回后,被告还有权提出上诉。提出管辖异议是有期限限制的,一般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即答辩期内提出,逾期提出则不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五)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六)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七)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2023-02-28 11:13
是否撤诉,应综合考虑被告的还款能力和信用。如果撤诉后,被告又不履行承诺,原告还要再次起诉,手续繁琐。既然原被告双方就还款达成了协议,可申请法院进行调解,制作调解协议书,生效的调解协议书具有执行力,如被告不履行还款协议,可申请强制执行。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适用执行程序的规定。综上所述,如果原被告双方就还款达成新的协议,可申请人民法院以调解方式结案,手续简便,执行也有保障。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人民法院制作的调解书的执行,适用本编的规定。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2024-09-03 14:10
经济纠纷起诉的期限是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时效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2024-07-18 10:31
在经济纠纷的诉讼过程中,首要步骤即为撰写诉状并着手准备相关证明资料。
随后,便需要将这份完备的诉状递交至有管辖权的法院以展开进一步审理。
倘若法院正式受理该案件,将会发出缴款通知书,提示您前往固定银行缴纳所需律师费用。
完成缴费手续后,请务必携带银行提供的缴款凭证前往法院进行票据替换工作。
当法院发出召开庭审的通知时,也会随之发放开庭传票。
依照传票所示的具体时间、地点赴约出庭,参与此次法律诉讼活动。
庭审结束后,需耐心等候审判结果公布。
若对判决结果表示异议,应当在收到判决书次日起计算第十五日止,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申请。
2024-12-16 10:03
合同纠纷和经济纠纷的区别是:合同纠纷是经济纠纷的主要部分,经济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经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如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技术合同纠纷等。
2022-09-16 14:55
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1、仲裁与民事诉讼是两种不同的争议解决方式。当事人发生争议只能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解决方式。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这在法律上称为或裁或审原则。
2、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方式的选择则与纠纷的性质有关。根据法律的不同规定,有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也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时再起诉;有的则只能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才能提起行政诉讼;还有的则只能通过行政复议的方式解决,由行政机关对纠纷作出最终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