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发生后,原则上需要报警处理,交警会进行事故责任划分,快速明确事故双方责任,并记录相关事故资料,以方便车主日后进行保险索赔。
对于事故损坏较轻的,一般情况下交警更侧重于协调事故双方私下处理。
协商不成,只有提起诉讼,这种情况下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也是法院进行责任认定及赔付事宜的依据。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2-09-05 15:24
一般情况下,在交通事故后,通常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事故双方私了、交警部门调解、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不成,交警部门会制作事故责任认定书。收到事故认定书后,双方也能调解。但是如果存在当事人一方死亡等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那就只能针对民事赔偿进行调解或私了。
2022-09-05 15:27
如果交通事故给当事人造成了人身伤害,而肇事者与当事人所达成的“私了”协议中存有重大误解或有失公平,当事人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可以申请变更或撤销。私了后又反悔一般归结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当事人在达成协议后又出现新的损失而反悔;
二、是达成协议后又立即反悔;
三、是达成协议后一方拒绝履行协议。
即便是私了,所达成的协议也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就信用原则来说,双方当事人都应当受该协议的约束,积极履行协议,不随意反悔。
2022-08-26 16:04
私下私了,责任就不在了,因为你已经履行了赔偿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2021-02-22 14:38
交通事故私了后,当事人有合理诉求的能提起诉讼。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1-02-22 14:54
需要根据相关情况而定。首先,交通事故确实造成当事人的人身伤害,如果当事人对肇事者达成的“私了”协议的内容存有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其次,实践中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主持下达成的所谓的“私了”协议,不属于人民调解的性质,也不是诉讼程序中的调解,不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如果当事人反悔或已经履行后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一般会依法受理。但当事人已经履行完毕的,其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已经因履行终了而消灭,如无特殊理由,人民法院受理后将驳回其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