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情况而定,要先确定抢劫的后果是否构成了刑事犯罪。如果构成刑事犯罪,会留有案底;如果不构成刑事犯罪,则不会有案底。
《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2022-10-21 11:33
缓刑是刑罚执行的一种方式,设定一定的考验期,期满后刑罚不再执行,也就是免除牢狱之苦。 但缓刑是在已经定罪的前提下的,只不过算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执行方式而已。 其次,逮捕一般在侦查阶段,定罪之前,所以判了缓刑之后就与逮捕没有任何关系了,形式上人在监狱之外,有一定的人身自由的。 最后,案底肯定会有的,缓刑是不执行刑罚,不是免除刑罚。
2022-08-09 17:06
缓刑是刑罚执行的一种方式,设定一定的考验期,期满后刑罚不再执行,也就是免除牢狱之苦。 但缓刑是在已经定罪的前提下的,只不过算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执行方式而已。
2023-03-17 14:54
缓刑是刑罚执行的一种方式,设定一定的考验期,期满后刑罚不再执行,也就是免除牢狱之苦。但缓刑是在已经定罪的前提下的,只不过算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执行方式而已。其次,逮捕一般在侦查阶段,定罪之前,所以判了缓刑之后就与逮捕没有任何关系了,形式上人在监狱之外,有一定的人身自由的。最后,案底肯定会有的,缓刑是不执行刑罚,不是免除刑罚。
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与相关国家机关。
所以,缓刑还是会留有案底的。
2020-10-28 13:03
被检察院决定不起诉决定的当事人是否会有案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如果犯罪嫌疑人是因没有违法犯罪事实而被决定不起诉的,则不会有案底;
2、如果犯罪嫌疑人不是因没有违法犯罪事实而被决定不起诉,而且因犯罪情节轻微或具有《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而被不起诉的,仍会有本应的案底记载。
2022-08-09 15:34
关键是看打架的严重程度,如果仅仅是打架,未造成伤害,或仅造成轻微伤害,则派出所会作为治安案件处理,如果是未成年人,则以批评教育为主,不会留案底。如果造成轻伤及轻伤以上,则构成刑事案件,才会留下案底。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