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未规定串通销售非法商标罪,但规定了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其构成条件为:犯罪客体为国家的商标管理制度和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商标管理法规,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行为;犯罪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五条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08-19 10:52
法院对串通销售非法商标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或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只有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比如)非法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2万件(套)以上的,非法销售非法制造的驰名商标标识的等。
2022-08-12 14:24
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食品卫生的管理制度以及不特定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权利。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违反国家食品卫生管理法规,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行为。主体方面。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单位以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既包括合法的食品生产者、销售者,也包括非法的食品生产者、销售者。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一般是出于获取非法利润的目的。
2022-09-19 15:15
构成非法持有国家绝密资料罪的要素是: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2022-08-11 15:33
构成非法持有国家绝密资料罪的要素是: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2022-12-02 15:48
构成非法持有国家绝密资料罪的要素是:客体是国家的保守秘密制度。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的行为。主体为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