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破两亿诈骗案属于集团犯罪,团伙犯罪,按照规定,对每一个嫌疑人按照其在共同犯罪中分工的大小以及所起的作用来确定罪名和要承担的刑事责任。
犯诈骗罪的,一般根据犯罪数额的大小进行处罚,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2-11-18 11:43
诈骗属于侵犯财产的案件类型。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的,属于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2-08-12 15:37
合同的诈骗类型包括: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接受对方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担保财产后逃逸等。
2022-10-09 11:59
根据具体情节强制猥亵可以构成刑事犯罪或者治安干礼处罚类案件。强制猥亵罪是指以暴力、胁迫、药剂、催眠术或其他方法对男女进行猥亵的犯罪行为。根据法律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2022-11-26 15:57
“强制猥亵属于暴力型的犯罪。大多数情形下,强制猥亵都是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方法猥亵、侮辱,使人不能反抗、不敢反抗、不知反抗。所以,该罪属于暴力型犯罪。
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
2022-09-26 14:46
1、网购类诈骗骗子在购物APP(淘宝、闲鱼、转转等)、社交媒体(朋友圈、抖音、贴吧、微博等)、网游、手游聊天室等,以优惠商品、紧俏品等方式为诱饵发布广告信息,待受害人与其联系后,诱骗受害人通过非资金托管渠道或虚假平台交易,待受害人付款后,又以“交易受阻”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操作验证等(实为汇款)继续实施诈骗。
2、刷单类诈骗
骗子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群等渠道推广兼职广告,以开网店需快速刷新交易量、信誉度为由,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然后通过话术诱骗受害人刷单。刷第一单时骗子会小额返款让受害人尝到甜头,当受害人刷单交易额变大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或直接拉黑受害人。
3、网贷诈骗
骗子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发布贷款广告,以低息、低门槛吸引人在手机端安装假冒的贷款APP。入套后, 骗子会以交纳年息、保证金、税款、代办费、检验还贷能力等为由,要求受害人汇款,或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和密码等信息直接转账。
4、冒充亲友类
骗子利用木马程序盗取不特定人群的QQ号,通过聊天记录、空间留言等熟悉原主人情况及社会关系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家属、亲友、同事、同学以“急需用钱借钱”、“买东西扫码代付”而又“不方便电话”等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扫码转账、银行转账,“借钱”实为“骗钱”。
5、冒充客服类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购物网站的买家信息及快递信息后,冒充购物网站客服称受害人购买的物品质量有问题,可给予受害人退款赔偿;或者冒充快递公司客服称受害人快递丢失,可给予受害人经济赔偿,随即提供二维码诱导受害人扫描“退款”,受害人根据骗子的诱导操作,“退款”即变成“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