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就业,顾名思义即主要以每小时计取酬劳的方式开展,通常来说,每个工作日内他们的平均劳动时间不会超过四个小时,而一周之内的总劳动时长也不会超出24小时的范围。
在这样的用工模式中,每小时的薪资水平依据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的协议进行,然而需注意的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低于所在地政府规定的每小时最低薪资水平。
此外,值得我们大家关注的是,当地政府规定的这一最低薪资标准包括了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的基础养老金以及基本医疗险费用等在内。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支付工资的整个过程最长不应超过15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六十八条 【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2024-09-05 14:18
全日制用工是指劳动者全天工作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2022-08-05 14:59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2022-08-08 10:21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2025-05-09 15:05
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其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支付非全日制劳动者的小时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2024-12-29 10:43
法律分析非全日制用工和全日制用工有下列区别:1、工作时间不同;2、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3、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随时终止且无需支付补偿金;4、非全日制用工以小时计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超过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