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减轻处罚的情形是比较多的,例如嫌疑人有自首的表现、有立功的表现、有退赃的表现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一)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二)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三)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四)被害人谅解的; (五)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2024-07-02 16:43
对于犯了盗窃罪减轻刑罚的办法,主要有下:
首先,犯罪后积极自首,主动投案,法院会酌情减刑。
其次,在刑事诉讼的全过程,司法机关都会告诉犯罪嫌疑人是否同意适用认罪认罚程序,犯罪嫌疑人同意适用认罪认罚程序的,会减轻处罚。
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也可以申请适用减刑。
2022-09-09 15:28
自首后刑罚可以减轻多少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法官会综合考虑自首的动机、时间、方式、罪行轻重、如实供述罪行的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一把可以减轻基准刑的40%以下。
2022-08-08 15:38
不能认定诈骗罪的理由是:诈骗的公私财物金额未达到三千元,不满足数额较大的标准、主观上行为人并无诈骗的目的没有意图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例如以赚钱为目的做出虚假或引人误解的表达,赚取他人钱财。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5-02-15 09:23
绑架罪被害人谅解可以减轻刑罚,被害人谅解是指被害人或其家属因被告人认罪悔罪、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或其他正当原因,而对被告人表示谅解。
司法实务中,因部分犯罪的直接被害人已经死亡或丧失表达能力,故谅解的主体既包括被害人,也包括被害人的家属或监护人。
2025-03-30 15:43
仅凭借款人以虚假缘由借用资金并不必然定性为诈骗行为。
然而,若在借款过程中存在欺骗性质,则该种情况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界定,能否确立为诈骗罪需进一步分析判断。
一般而言,因借钱而产生的拖延问题可能会被视为民事纠纷,在双方无法达成友好解决方案时,可通过递交诉讼并申请强制执行的方式来寻求解决。
但是,若借款人故意采取利用不实陈述或掩盖真实情况等手段,骗取了他人大量的公共财产或私人财富,那么这便构成了真实、具体且符合刑法规定的诈骗行为,受害者可以选择向公安机关报案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