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院立案所需的时间节点方面,通常情况下,是自当事人提起诉讼之后的第七个自然日。
相反地,若案件涉及到刑事问题,那么立案的时间期限则应自侦查机关或审判机关判断出于有必要进行刑事追究并展开相应的立案登记时开始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侦查机构和法院针对报案人、控诉者、检举人和自首者提供的相关材料并不立即开启立案程序,而是只有当他们确信存在犯罪行为并且对其进行刑事追责具有必要性时,方会启动立案过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2022-08-05 17:17
2024-06-13 11:06
刑事案件,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2025-03-04 11:38
1、刑事拘留最长是37天,最迟放人就是第37天,拘留从第二天算一天。
2、在这期间不放人的,就会逮捕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
3、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2-08-17 16:21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发生工伤后,工伤事故赔偿的期限也就是其申请仲裁的期限期间为一年,该仲裁期限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022-08-11 16:22
我国法律并没有具体规定多长时间,公安机关必须立案,如果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公安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予以答复,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予以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