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都知道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支付员工工资,但实际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企业拖欠员工工资。民法典对多长时间不发工资就算解除劳动合同没有规定,而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不按时发工资,可以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符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解除合同的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5-04-24 09:49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如果有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延长。所以欠款逾期不还,超过欠款期限3年不主张权利的,就超过诉讼时效,失去法律效力。
2024-12-23 15:07
没有关于事假请多少天可以解除合同的规定,但是企业有权准假或不准。如果企业认为劳动者请事假过多,可以不批准,如劳动者强行休假不到公司上班,就进入“旷工”的处理程序。对于无故旷工半个月的情况,公司能否解除劳动合同关键看公司的规章制度有无明确规定。
2022-10-15 16:06
30天
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3-02-14 10:35
解除劳动合同一般是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的。
劳动者通过辞职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如果劳动者没有提前通知用人单位,无故强制离职,如果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那么用人单位是可以按照实际造成的损失要求劳动者进行赔偿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以非法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那么劳动者是有权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不仅如此,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的,也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的,否则就要赔偿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代通知金。而且,如果用人单位无故辞退或者非法辞退的,那么还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无故辞退或者非法辞退的,劳动者要求经济补偿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处理的,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
申请劳动仲裁一般是需要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请的。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的内容应该包括: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2.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3.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5.致送单位名称。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那么,劳动者可以怎样要求经济赔偿呢?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济补偿应该按照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赔偿,工作每满一年的,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解除合同的,那么劳动者可以要求额外赔偿一个月的工资。
2024-10-30 09:42
旷工一般是指员工未经单位同意,无正当理由不到岗的行为;
员工无端旷工可能给用人单位造成比较大的损失,特别是一些关键的岗位,又无法及时找到替代员工的,可能会给单位造成更大的损失。
对于员工旷工多久,用人单位可以将其开除,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天数,用人单位要结合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自行制定规章制度进行合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