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刑事案件被起诉了,人民检察院与人民法院会在法定期限内通知当事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025-04-17 15:14
1、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2、侦查完毕后,将犯罪嫌疑人以及案卷材料移送给检察院。
3、检察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以及案卷材料审查起诉。
4、由检察院派公诉人员对被告人向法院提起公诉。
5、由法院对本案进行审判,经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等程序,最后对被告人作出宣判。
2025-01-20 11:10
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不起诉的决定,由人民检察院公开宣布。公开宣布不起诉决定的活动应当记录在案。不起诉决定书自公开宣布之日起生效。检察院不起诉分为以下几种:
1.法定不起诉。检察院审查起诉,发现犯罪嫌疑人具有法定情形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2.酌定不起诉。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3.证据不足不起诉。检察院补充侦查后仍然认为证据不足,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2024-09-13 14:28
1、积极向检察院提交不予起诉法律意见书,积极向检察院沟通提交专业法律意见书。
2、如果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时,可以不予起诉。
3、如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已经过了追诉时效的可以不予起诉。4、对于经过检察院二次补充侦查后,仍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不起诉。
2022-08-09 11:31
自己是否被起诉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知道,一、、对于是否被起诉,如果与该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或者债权债务关系,可以到法院申请查询。二、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2025-02-15 10:04
刑事案件起诉流程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1、对立案材料的接受。
2、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3、材料的处理,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立案材料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