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农村土地确权中出现纠纷的处理方式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 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2025-01-08 11:16
当涉及到土地使用权出让方面所引发的纠纷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有效的解决方式:首先,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问题。协商是争议双方对于自身权益处置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私法自治的原则性,因此,协商过程中必须坚持自愿、平等且真诚的基础准则。其次,借鉴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若双方无法达成和解协议,或是其中一方对调解协议产生反悔心理,那么个人间以及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此类情况),建议报请当地乡镇级别的人民政府或县级及以上层次的人民政府进行处理;而对于单位之间的争议问题,此阶段则应报请县级及以上层次的人民政府加以处理。最后,采用司法诉讼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022-08-09 14:50
如果宅基地有纠纷,那么不能进行确权,要先把纠纷给解决了,才能进行确权。处理纠纷的方式一般有三种,第一种就是有纠纷的双方可以自己协商解决,第二种方法就是有政府来处理,第三种方法就是向法院起诉,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在纠纷解决好了,就可以进行确权。
2024-12-30 11:16
农户之间发生宅基地权属争议,当事人双方应尊重历史,相互谦让,协商解决问题。
双方协商成功,最好签订协议。
双方达成的协议,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村民的合法权益。
2024-09-27 13:48
对土地有争议的,待争议解决后再确权登记颁证。建议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4-09-03 13:53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
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
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