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涉嫌诈骗的金额总计达到两千元人民币,那么此种情况便有资格作为治安事件立案处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诈骗行为本身还尚未构成犯罪,因此无法列入刑事案件范畴立案。
对公私财产实施诈骗的人,应处以五日至十日的行政拘留,同时可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惩罚;而对于情节较为严重者,则要处于十日至十五日的行政拘留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惩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2020-10-24 16:11
可以。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诈骗罪数额较大,以骗取财物数额价值2000元以上为起点。本罪只能由自然人构成。但单位组织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元至10万元以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2023-03-02 14:08
诈骗罪需要三千元及以上立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2022-08-11 11:43
借钱两千人民法院是可以立案的。债务人借钱不还的,债权人应当先与其协商,要求其返还借款,协商不成的,债务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依法判决后,债务人依然不还钱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2022-08-09 16:08
债务纠纷是属于民事纠纷的一种,而公安机关是不会处理民事纠纷的,欠债纠纷的当事人应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律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4-10-15 14:41
不同罪名立案金额不同,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但是立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有犯罪事实,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