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排除妨害的法律规定

征地拆迁 2025-04-09 17:12 标签: 妨害 排除 法律

关于排除妨害的法律规定:
当他人被怀疑存在妨害或者具有妨害他人物权之潜在可能性时,物权所有人有权请求其排除该妨碍;这即是我们常说的“排除妨害”——一类民事责任的典型实施方式。
当权利人主张其实体权利遭受非法阻挡或困扰之时,他们有权提出请求要求加害人停止此类行径,亦可申请当地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此类行为旨在保障当事方合法权益的正常行使。
任何人,无论他/她的地位和身份如何,若妨害了其他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或者享有民事权益,则被侵害者有权力就此向侵权人提出排除妨碍的请求。
以下为具体的排除妨碍请求权的诉讼流程:
首先,原告以书面形式正式提起诉讼;
其次,法院收到诉状后将其副本发送至被告手中;紧接着,被告在十五个自然日内提交书面答辩状;
最后,经过法院审查确认后,将于五天内向原告发放双方的答辩状副本。
若被告未能提交答辩状,并不影响对此案的审理。
当法院决定需要启动开庭审理程序时,需提前三日通知相关人员以及发布公告。
法庭调查阶段主要包含当事人的陈述、向证人明确告知其权利与义务,同时提供证人证言、展示书证物证及视听证据、宣读鉴定报告、勘验笔录等;而法庭辩论环节则主要涉及原告及其代理律师发表的意见、被告及其代理律师的反击、第三方及其代理律师则可随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各方间可展开激烈争辩。
辩论结束后,审判长需依序提问原告、被告以及第三方是否还有其他补充陈述。
审判长获取所有人的意见之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判断是否应做出判决,若有任何矛盾之处或者分歧较大,他们将会进一步进行调解,调解无法达成共识的话,就必须立刻做出判决。
在判决宣布之前,法官有权再次讨论案件情况,并试图达成妥协或和平方案。
综上所述,排除妨害请求旨在消除对物权可能造成的阻碍或侵害,恢复物权原本应有的完整状态。
危险意味着相对人针对已知物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必定会产生妨害或损害的行为或设施状况,这种情况在可以预见到的合理范围内引发的,并非由于某个单方面的主观推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 【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七条 【诉讼时效法定、时效利益预先放弃无效】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八条 【仲裁时效】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李罡律师

李罡律师

广东德疆律师事务所

刑事辩护 劳动工伤 交通事故 合同纠纷 债权债务 房产纠纷 法律顾问 建筑工程 刑事辩护、劳动纠纷、交通事故、合同纠纷、债权债务、房产纠纷、建设工程、企业常年顾问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问答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