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政权死刑的意义如下:
1、死刑加重民众的暴力倾向,国家随便杀人,无疑起到坏榜样的作用;
2、死刑的犯罪遏制力被夸大了,对许多罪犯,死刑实际上不起作用;
3、死刑极容易被滥用;
4、从死刑复核程序上收到最高人民法院以来,执行的死刑大量减少,但是并未因此而引发犯罪浪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五条 【颠覆国家政权罪】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2-08-19 11:43
废除颠覆国家政权罪死刑的意义:死刑极容易被滥用;死刑加重民众的暴力倾向,国家随便杀人,无疑起到坏榜样的作用;死刑的犯罪遏制力被夸大了,对许多罪犯,死刑实际上不起作用,例如激情犯。
2024-11-20 09:14
中国废除死刑的局限性有:从我国当代的国情看,死刑也不应该被废除。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长期性,阶级矛盾突出,贫富差距大,教育水平低,国民素质普遍不高,而在当前,我国尚没有能力解决以上问题。
2024-03-30 14:20
构成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条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造谣、诽谤或者其他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022-08-10 13:59
民法典颁布的重大意义包括哪些?
1、《民法典》的颁布是新时代中国立法进程的重大工程。《民法典》的编纂与出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里程碑,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2、《民法典》的颁布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制度载体,很多规定同有关国家机关直接相关,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机关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必须清楚自身行为和活动的范围和界限。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开展工作要考虑《民法典》规定,不能侵犯人民群众享有的合法民事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同时,有关政府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能、行使职权,保护民事权利不受侵犯、促进民事关系和谐有序。《民法典》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
3、《民法典》的颁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由之路。民法是权利法。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权利。人民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主要体现在内容各异的权利当中,人民的权利得到了实现、维护和发展,其根本利益也就得到了保障。
2024-09-12 13:38
刑事立案的意义主要包括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准确、及时地揭露和惩罚犯罪;
立案是准确评价社会治安形势和进行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
根据法律规定,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