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自首的认定是:单位集体决定或者单位的直接领导人、负责人决定而自动投案,如实交代其犯罪事实的,或者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未经集体决定自动投案,如实交代单位犯罪事实的,也认定为单位自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未自动投案,单位自首的,但如实交代自己知道的犯罪事实的,可视为自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2022-09-03 17:04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或者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2022-08-12 17:22
如果有自首情节,就要认定自首。
对单位犯罪自首的认定,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自动投案的实施者只能是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不能是单位本身。既然《刑法》将上述人员的有关犯罪行为作为单位犯罪处理,其自动投案行为实质上也代表了单位。
2、必须如实交代单位的罪行。单位的罪行是所有涉案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为的综合体。因而投案者除了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外,还必须交代其所知道的所有其他人员的犯罪行为,否则不能从宽处罚。
3、关于单位意志的认定是单位自首之关键所在,它必须是单位整体意志的集中体现,即以单位的名义,且经过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者由其负责人员决定,如果单位内部在自首问题上有异议,适用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认定。
在认定单位犯罪自首时应注意,在判决书中应明确记载成立自首的是单位而非自动投案人员,以示区别。
2021-03-08 13:50
自首认定具体如下:
1、关于“自动投案”的具体认定: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构成自首的;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
2、关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具体认定:交通肇事的“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除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外,还应包括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前科等情况;自动投案时虽然没有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但在司法机关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实之前主动交代的,应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2024-06-29 11:05
认定对单位行贿罪,应从其构成要件上掌握。
1、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国有单位的正常管理活动。
行贿的对象必须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向非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给予财物的,不能构成对单位行贿罪。
2、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无论是自然人主体还是单位主体,都是一般主体。
即任何已满16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任何所有制性质的单位都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3、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
2022-08-08 16:05
一般自首的认定条件: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自动投案,一般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公安、检察、审判等办案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办案机关的调查谈话、讯问,或者未被宣布采取调查措施或者强制措施、未被群众扭送时,主动将自己置于办案机关的合法控制下,接受审查与裁判的行为。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待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