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报警。如果是暴力催债的行为一般是不合法的,如果他人利用恐吓威胁的手段,或者来损害他人身体名誉或财产的方式来进行催债的话,我们可以在法院进行起诉,也可以报警处理。只要是以加害他人权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项威胁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的都算恐吓威胁。
非存款类放贷组织应当以合法、适当方式为逾期借款人提供还款提醒服务。
非存款类放贷组织和外包机构进行债务催收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使用或威胁使用暴力或其他违法行为来损害他人的身体、名誉或者财产;
(二)侮辱、诽谤或者以其他方式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和生活;
(三)使用误导、欺诈、虚假陈述等手段,迫使借款人清偿债务;
(四)向公众公布拒绝清偿债务的借款人名单,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除外;
(五)向债务人、担保人以外的其他人员进行催收;
(六)其他以不合法、不公平或不正当手段催收债务的行为。
2022-08-26 14:52
如果是暴力催债的行为一般是不合法的,如果他人利用恐吓威胁的手段,或者来损害他人身体名誉或财产的方式来进行催债的话,我们可以在法院进行起诉,也可以报警处理。
2023-05-10 08:34
网贷暴力催收报警有用,如果行为人有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情形的,会被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5-03-13 10:43
收到恐吓短信报警的流程是:
一、拨打110或者直接前往辖区的派出所;
二、向公安机关陈述自己被恐吓的基本事实与经过,提供对方的相关信息;
三、公安机关对该事件以及报案人提供的证据线索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立案处理。
2024-12-17 09:03
当事人若收到恐吓、侮辱的信息可以将这些短信作为证据进行保存,并且报警。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4-12-16 09:46
诚然,正常情况下的上门催债行为是合法的,然而,当催收过程受到来自对方的威胁、恐吓或以暴力胁迫为手段时,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选择报警。如果这些行为已经足以构成刑事犯罪,当事人有权利前往公安机关报案并将其立案调查。对于那些故意拖欠债务且长时间未偿还的情况,我们最佳的应对策略便是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此种情况下,双方所建立的是民法领域内的法律关系,而由此产生的矛盾与纠纷则属于民事范畴之内。为了妥善解决此类民事纠纷,我们提供以下几种途径供您参考:首先尝试通过双方友好协商来寻求解决方案;其次可以请第三方机构进行调解;若以上两种方式均未能达成共识或者您无意参与其中,那么便可向人民法院提交诉讼请求。如果协商和调解都无法取得满意效果,亦或是您不愿再继续协商或调解,那么您就需要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内启动诉讼程序。在这个过程中,您需要积极收集并保存相关的真实证据,例如欠款借据、还款协议、借款合同以及银行转账记录等等。经过多次催告仍然无果之后,您可以考虑在诉讼时效过期之日起的三年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