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法院的人民陪审员需要具备的条件如下: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年满二十三周岁;
3、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4、身体健康;
5、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年龄较大、群众威望较高的公民,文化条件可以适当放宽至高中;
6、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执业律师和执业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人员,不得担任人民陪审员。
下列人员不能担任人民陪审员:
(一)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
(二)律师、公证员、仲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三)其他因职务原因不适宜担任人民陪审员的人员。
法律依据
《人民陪审员法》第五条 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年满二十八周岁; (三)遵纪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 (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2022-09-20 10:39
1.人民陪审员没有工资,因参加审判活动而支出的交通、就餐等费用,由人民法院给予补助。
2.有工作单位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克扣或者变相克扣其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
3.无固定收入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期间,由人民法院参照当地职工上年度平均货币工资水平,按实际工作日给予补助。
4.人民陪审员因参加审判活动应当享受的补助,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为实施陪审制度所必需的开支,列入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财政予以保障。
2022-10-15 11:16
人民陪审员,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依法产生的、在法院的审判工作中,担任与法官一样的职责,负责对案件的案情的了解和处理的公民。权利义务 人民陪审员依法参加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同法官有同等权利。.
2022-09-16 10:44
在一审中也是适用于相对复杂的案件,此类案件中陪审员同样不宜参加法律审,而只能由专业法官单独表决法律适用问题,法官人数至少保证三人。此时,陪审员数量仅剩两席了。陪审员数量不及半数,便难以发挥有效的实质参审的应有作用。因此,陪审员的适用被排除在五人合议庭之外。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能够适用陪审员的三人与七人合议庭。三人合议庭的组成方式可以是1+2模式(两名陪审员),也可以是2+1模式(一名陪审员)。而针对七人合议庭,则明确限定为3+4模式(四名陪审员)。
2022-08-11 14:50
在一审中也是适用于相对复杂的案件,此类案件中陪审员同样不宜参加法律审,而只能由专业法官单独表决法律适用问题,法官人数至少保证三人。此时,陪审员数量仅剩两席了。陪审员数量不及半数,便难以发挥有效的实质参审的应有作用。因此,陪审员的适用被排除在五人合议庭之外。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能够适用陪审员的三人与七人合议庭。三人合议庭的组成方式可以是1+2模式(两名陪审员),也可以是2+1模式(一名陪审员)。而针对七人合议庭,则明确限定为3+4模式(四名陪审员)。
2022-08-10 17:0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陪审员的回避,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法律规定,人民陪审员回避的,由人民法院院长作出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第十八条 人民陪审员的回避,适用审判人员回避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