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法定产假期间,公司依法缴纳生育保险费的,不需要发放产假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按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生育津贴;公司未缴纳生育保险费的,由公司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发放工资。奖励产假期间,大部分地区即使缴纳生育保险费也没有生育津贴,公司视为正常出勤,发放工资。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2022-08-11 11:35
休产假期间工资正常发。
产假期间是有工资的,且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降低女职工的工资。具体内容包括:一、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社保基金支付):1、生育津贴(视为女职工的产假工资,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月缴费平均工资除以30天再乘以产假天数计发。若生育津贴的数额低于女职工工资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2、生育医疗费用;3、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
二、未参加生育保险的:工资由用人单位照发,这里的工资应是女职工休产假之前的月工资标准(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岗位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另外,女职工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及疾患生育手术费用。
2022-08-08 14:56
2025-01-10 15:11
职工产假期间工资发放标准,有三种情况:
第一,用人单位没有缴纳生育保险的,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由用人单位支付。
其标准是按照国家规定是生育前工资标准,如果生育前工资标准每月浮动,则司法实践中,会按照女职工产假前12个月应发工资的平均数额来确定其产假期间的月工资标准。
第二,用人单位已缴纳生育保险的,一般情况下,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其职工产假期间的待遇(即生育生活津贴)。
其生育生活津贴的支付标准为女职工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
第三,用人单位已缴纳生育保险,但特殊情况下,女职工已享受生育生活津贴不足其应享受的工资性收入的,不足部分由用人单位支付。
不支付或者不足额支付产假工资的法律后果:
不支付或者不足额支付产假工资,属于拖欠工资的行业,劳动者可以此为由提出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可能面临被行政处罚的法律风险。
1、产生劳动争议风险:
拖欠工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存在劳动者被迫辞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的风险。
2、行政方面的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规定,拖欠工资将面临责令限期支付、加付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赔偿金、处以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等行政处罚。
只要职工一旦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将根据法律规定对用人单位做出上述行政处罚。
3、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刑事风险:
《刑法》有一个针对拖欠劳动报酬的规定,即:“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规定应得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产假即属于“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因此,用人单位拒不支付职工产假工资,数额较大的,构成此罪,负刑事责任。
2022-08-09 16:13
2022-09-01 11:43
公司发基本工资拖员工一年不合法。公司不可以拖扣员工工资,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有3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是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3、有欠条的,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要求支付欠条里的工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