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犯罪记录是公安机关保存的以下违法犯罪信息:治安行政罚款、行政拘留、收容教育、收容教养等行政决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决定;检察机关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或者法院作出免予刑事处罚的生效判决。行政案件办理或者刑事诉讼活动中形成的,记载案件受理、立案、调查取证、起诉、等内容的过程性信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2022-08-09 09:37
在我国,案底通常是指违法犯罪被法院判决有罪以后,在个人档案里会终生留下的刑事犯罪记录;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对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讯问和审判的时候,应当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无法通知、法定代理人不能到场或者法定代理人是共犯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到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行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2022-08-09 11:19
2023-02-16 09:44
在我国,案底通常是指违法犯罪被法院判决有罪以后,在个人档案里会终生留下的刑事犯罪记录;如果在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并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与相关国家机关。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在我国,为加强对犯罪人员信息的有效管理,依托政法机关现有网络和资源,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分别建立有关记录信息库,并实现互联互通,待条件成熟后建立全国统一的犯罪信息库。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文书以及其他有关信息通报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分别负责受理、审核和处理有关犯罪记录的查询申请。负责提供犯罪人员信息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提供有关信息。不按规定提供信息,或者故意提供虚假、伪造信息,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根据我的描述,你对违法犯罪记录有相应的了解了吗!
2022-08-08 15:34
“不起诉一般不会有犯罪记录。如果检察机关认为犯罪嫌疑人所实施的行为并没有构成犯罪,并且对犯罪嫌疑人不提起公诉的,那么犯罪嫌疑人就是属于无罪。无罪的犯罪嫌疑人是不会有犯罪记录的。因为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没有人民法院按照法律的规定作出判决的,那么任何人都不可以确定有罪。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4-08-29 14:52
定罪免罚会有犯罪记录。犯罪记录是指公安机关记录、保存的公民的犯罪信息。只要构成犯罪就会有犯罪记录,无论有没有受到刑事处罚。而定罪免罚属于有罪。
定罪免处构成犯罪,但免于处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