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人员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1、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2、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4、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2022-08-20 13:35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人员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1、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2、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4、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2024-06-26 11:06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下列人员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1、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2、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4、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2023-06-28 10:49
委托诉讼的代理人资格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享有。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其中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2022-08-09 10:51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职业证书,接受委托或指定,可以以律师的身份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业人员。所谓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是指符合司法部发布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的执业条件,经核准执业登记,领取《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证》,在基层法律服务所中执业,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人员。;(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2022-08-10 09:29
委托诉讼代理人的范围,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被委托的近亲属在参与诉讼活动时,应向人民法院提供近亲属关系证明。近亲属的关系证明应由公安机关出具,可以提供结婚证、出生证、户口簿等官方文件证明,也可以由受委托近亲属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出具亲属关系的身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