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被立案的,不一定会坐牢。立案只是办案机关对于有初步证据证明可能涉嫌犯罪的案件立案侦查。在侦查阶段,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法院审理过后才会决定是否判刑,可能做有罪判决,也可能做无罪判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2024-06-21 15:02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022-09-20 10:00
一不定,信用卡不还,如果被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的,则要负刑事责任,就有可能坐牢。信用卡诈骗罪,以违反法律的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通过信用卡实施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最严重的信用卡诈骗行为是伪造和冒用两种,其次是恶意透支。 持卡人以违反法律的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时间透支,并且经过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还是没有归还的,可以认定为恶意透支。一经发现有恶意透支的行为,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在立案后法院判决宣告前把全部透支款息已经归还完的,从轻处罚,情况不严重的,可消除处罚或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况严重的,就有可能判处比较重的刑罚。
2022-09-21 09:12
进看守所并不必然意味着就可以定罪,根据法律规定,未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得确定公民有罪。在法院生效判决作出前,看守所作为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机关。公安机关经过依法侦查,可以排除犯罪嫌疑犯罪或者认为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的证据明显不足,则会撤销案件,不会定罪。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若检察院不予起诉,免予犯罪嫌疑人刑事处罚,就不用定罪。
因此,犯罪嫌疑人进看守所和给其定罪并不具有必然关系
2022-09-20 16:15
一不定,信用卡不还,如果被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的,则要负刑事责任,就有可能坐牢。信用卡诈骗罪,以违反法律的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通过信用卡实施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最严重的信用卡诈骗行为是伪造和冒用两种,其次是恶意透支。 持卡人以违反法律的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时间透支,并且经过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还是没有归还的,可以认定为恶意透支。一经发现有恶意透支的行为,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在立案后法院判决宣告前把全部透支款息已经归还完的,从轻处罚,情况不严重的,可消除处罚或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况严重的,就有可能判处比较重的刑罚。
2023-07-03 10:38
合同欺诈一般属于民事案件;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行为人根本不准备履行合同或根本没有履行合同实际能力或担保的合同欺诈属于刑事案件,涉嫌合同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