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公司无权开除。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取保候审只是一项强制措施,行为人被取保候审的,并不代表其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4-09-05 10:38
看情况。
如果公司诈骗员工,可能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刑法并且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或者公司诈骗员工中的公司中的责任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导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以及满足取保候审的其他法定条件的,则可以取保候审。
2023-03-15 15:49
取保候审后又被逮捕的,原因有多种。这种情况可能是法院要宣判,可能会被判处实刑。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2024-09-05 11:11
逮捕后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不宜羁押的,诸如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取保候审。
4.依法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
5.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讯问、审查,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
6.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侦查、起诉、一审、二审的办案期限内不能结案,采用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险性的。
2024-10-10 10:49
取保候审后会不会起诉,这事儿得看案子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有的时候,如果证据不足,那在一年的取保候审时间里,要是没找到新证据,那可能就不起诉了。这就像是,没抓到小偷现行,那就不能确定他偷了东西,也就没法起诉。另外,就算嫌疑人犯了罪,但要是情节轻,或者法律规定不用判或者免了,那也可能不起诉。这就像是,小偷偷了块糖,那考虑到情节轻微,可能就算了。但想要这样的结果,得靠专业的律师帮忙。律师能帮你找证据、提意见,跟警察沟通,让案子得到公正处理。所以,取保候审这个阶段,真的很重要,不仅是保护你的权益,还可能帮你避免被起诉。
2022-09-13 13:40
案件移交到检察院,犯罪嫌疑人家属或者律师就可以向检察院申请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