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如果农村户口迁出去,则丧失了对土地的使用权。根据宪法及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由农民集体所有,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村农民集体,二是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三是乡(镇)农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及使用权由村委代表集体经济组织与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签订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条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公民迁往边防地区,必须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批准。
2022-09-23 15:44
农村户口迁出去了,还可以继承宅基地,需要注意的是,继承的是使用权,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
户口迁到城镇后,是可以继承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的,办理相关手续即可。
通常讲的继承宅基地,指的是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的所有权是集体的,不能继承。
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需要与房屋所有权一起,没有房屋,只继承宅基地是不行的。
可以继承的规定,保障了入城农民的权益,也能有条不紊的推进城镇化进程。
2022-09-26 08:45
农村户口迁出去了,还可以继承宅基地,需要注意的是,继承的是使用权,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
户口迁到城镇后,是可以继承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的,办理相关手续即可。
通常讲的继承宅基地,指的是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的所有权是集体的,不能继承。
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需要与房屋所有权一起,没有房屋,只继承宅基地是不行的。
可以继承的规定,保障了入城农民的权益,也能有条不紊的推进城镇化进程。
2022-10-25 13:58
农村户口迁出去了,还可以继承宅基地,需要注意的是,继承的是使用权,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
户口迁到城镇后,是可以继承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的,办理相关手续即可。
通常讲的继承宅基地,指的是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的所有权是集体的,不能继承。
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需要与房屋所有权一起,没有房屋,只继承宅基地是不行的。
可以继承的规定,保障了入城农民的权益,也能有条不紊的推进城镇化进程。
2022-10-22 14:10
农村户口迁出去了,还可以继承宅基地,需要注意的是,继承的是使用权,宅基地的所有权归集体所有。
户口迁到城镇后,是可以继承农村宅基地上房屋的,办理相关手续即可。
通常讲的继承宅基地,指的是继承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的所有权是集体的,不能继承。
宅基地使用权的继承,需要与房屋所有权一起,没有房屋,只继承宅基地是不行的。
可以继承的规定,保障了入城农民的权益,也能有条不紊的推进城镇化进程。
2024-09-09 10:59
1、户口迁出后被征地不能获得征地补偿;
2、征地补偿属于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按照规定应当分配给集体的所有成员,户口已迁出集体的认定其不具备该村的村民资格;
3、农村的土地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有的,将户口迁出就不具备村民资格,不能要求分配土地补偿款,如果地上有建筑物,比如老家还有房子,拆迁房子肯定有补偿金,跟被拆迁人的户口无关。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对农村地区的征地是越来越多了,那么对农村土地补偿标准的确定就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