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只是变更强制措施,案件还没有终结,是否有事应通过公诉人提起公诉,法院开庭,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辩护,法院判决生效才能确定。因此,单纯的只是获得了取保候审批准的,并不能判断出被取保候审人日后是否有事。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2022-09-26 09:29
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当遇到取保候审后一年了一直没传唤的情况时,可以要求取保候审撤销或者变更。
2022-10-26 10:18
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当遇到取保候审后一年了一直没传唤的情况时,可以要求取保候审撤销或者变更。
2022-10-28 13:55
"取保候审与刑事拘留、逮捕一样,都是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是有条件的在外等待开庭审判,并不代表案件了结、当事人无罪。取保候审也与如何判决没有直接关系,但从司法实践来看,能够取保候审的,都是罪行较轻的,判决也不会太重,争取缓刑的机会也大。
2025-03-17 15:04
解除取保候审,别以为就没事儿了,其实还得看案件最后怎么判。这取保候审的取消,原因可多了,可能是案件已经审完了,也可能是法庭有了新的决定。有时候,被告自己也可能不想再继续取保候审了。但无论如何,解除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被告就一定没罪了,还得看法庭的最终判决。所以,被告在解除取保候审后,还得继续参与法庭的程序,直到案件完全结束。最后,我要强调的是,无论你的案子最终结果如何,你都应该尊重法律、尊重法庭的判决。如果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提出申诉或上诉。但千万不要采取过激的行为,这样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可能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
2022-09-08 10:59
解除了取保候审只能说暂时没有事了,并不代表完全就没事了,立案的公安机关或者检察院,在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认定嫌疑人参与了犯罪的情况下,取保候审的时间期限一到还是会解除取保候审,但是这不代表结案了,如果以后有发现新的证据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定罪处罚。取保候审结束的时候,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者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