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济纠纷涉案人员,如果没有被判处刑罚的,不会有案底。案底是指某人过去有被刑罚处罚的记录,而经济纠纷不是犯罪,属于民事诉讼,所以不会有案底。当事人因为经济纠纷参与诉讼的,应当为自己的主张提供相应的证据。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2022-09-28 16:17
1、一般在案件判决处理完毕后消除,但涉及到刑事责任的,还会留下案底,并且不会消除。正常案件涉案记录是无法消除的,可以撤销的案件撤销后即可消除。案底一般是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2、刑事犯罪记录永久保存,任何时间都可以在公安机关系统网内查询到。但未成年人犯罪,且判刑时间在五年以下的,实施犯罪记录封存制度,除办案需要外,不得对外查询。
2025-04-03 16:37
对于犯罪分子涉嫌诈骗行为的量刑裁决,依据的是确凿无疑的犯罪事实。
而在司法审判过程中,法院对被告量刑的判断依据包括:
案件相关证据所证实的客观事实,以及被告人在本次案件中所应担负的角色与责任。
同时,对案件发生之后被告人的认错态度以及其他相关情节也需要纳入慎重考虑。
如果案件涉及款项价值在三千元到一万元之间,被告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以及相应罚金的惩罚;若金额达到三万元至十万元,或涉及重大情节,则量刑可能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附加相应罚金;至于案值超过五十万元或具有极大恶劣情节者,将被判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并附加罚金或者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
2024-04-24 11:18
证人有可能变成涉案人。如果有证据证明证人也有参与违法犯罪的,会变成涉案人员。所谓涉案人员,就是与违法犯罪事件有关系的人。而证人,是指知道案件事实情况并向司法行政机关提供证言的人。如果只是单纯的做证人,并没有参加违法犯罪的,则不会变成涉案人员。
2024-12-13 13:47
2025-01-07 15:35
会的。经济纠纷,如果败诉,造成不良影响的,会影响企业的银行贷款,贷款时,银行会考察贷款企业的资信情况,偿还能力。如果因为企业借款被起诉而败诉的话,那么企业的信息在公安局银行行系统等都可以查到相关信息,企业信用就会降低,影响贷款成功率和贷款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