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不管多少金额,法院都会立案,因为民事权利是以维权为目的,立案要求与款项数额没有直接关系,法理上推论是只要有侵权事实存在就应立案,比如有些民事权利而没有金钱的给付义务,同样在民事法律调整的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4-08-28 09:41
1、诈骗达三千元以上就可以立案。
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就已经达到了立案的标准了。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按照现在的司法解释,诈骗数额在3000元至10000元以上可以达到立案标准。
2024-12-04 16:22
1、诈骗达三千元以上就可以立案。
2、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就已经达到了立案的标准了。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按照现在的司法解释,诈骗数额在3000元至10000元以上可以达到立案标准。
2025-01-07 08:56
不管多少金额,法院都会立案,因为民事权利是以维权为目的,立案要求与款项数额没有直接关系,法理上推论是只要有侵权事实存在就应立案,比如有些民事权利而没有金钱的给付义务,同样在民事法律调整的范围。
但是,在诉讼中是有法律成本的,一是当事人的成本,起诉须承担诉讼费的基本起步费用,当事人须考虑是否得不偿失;
二是司法成本,即法律资源的占用,司法机关须将有限的司法资源运用到需要法律调整的地方与对象。
所以数额太少是不予立案的,这还未见统一规定,但有的地区内部掌握是1000元至3000元为立案基点。
2025-03-19 14:30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达到2000元以上的,就可以立案,但各地经济水平不一样,所以可能会有小的差异。
此外,《公安部关于修改盗窃案件立案统计办法的通知》中规定:
公安机关凡接到报警的盗窃案件,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应受理、登记并认真查处。
2022-08-25 15:01
不能立案,经济纠纷不归公安机关管辖,即使报警,公安机关也不予受理。债权人应当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不得非法越权干预经济纠纷案件处理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