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了档案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组织人事)部门。无新单位的档案办理方法:
1、从原单位离职时需要原单位开据“离职证明”。
2、咨询原单位的人事,自己的档案存放地点在哪。
3、然后携带离职证明原件和身份证原件到户口所在地的县(区)级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请工作人员给你开一张调档函。
4、携带身份证、调档函原件、离职证明原件,到你的档案存放地点找工作人员办理档案转移手续就好了,不会向你收取任何费用。
5、最后人事档案就会被通过邮局的机要渠道,送至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不需要也不能自己携带档案,手续办完了档案管理部门会安排转送档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2022-08-10 09:10
国企辞职了档案归属地:国有企业将职工档案托管到当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人才服务机构。然后根据职工申请,调入现工作单位当地的人才机构。现单位出具就业证明材料,然后向就业部门所在就业地所在的公共服务机构申请开具调档函,将档案调入现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2022-08-11 10:42
在编辞职后马上有新的接收单位,可将文件转移至新单位
辞职后马上有新的接收单位,可直接将档案、劳动关系、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关系全部转移到新的单位。如果没有新的接收单位,建议可先将档案存放在人才市场等能够托管档案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 第十八条之规定,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部门。按照规定,传递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二)对转出的档案,必须按统一规定的“企业职工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登记,并密封包装。(三)对转出的材料,不得扣留或分批转出。(四)接收单位收到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并将回执立即退回。
2022-08-10 14:18
在编辞职后马上有新的接收单位,可将文件转移至新单位
辞职后马上有新的接收单位,可直接将档案、劳动关系、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关系全部转移到新的单位。如果没有新的接收单位,建议可先将档案存放在人才市场等能够托管档案的部门。根据《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 第十八条之规定,企业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新的工作单位或其户口所在地的街道劳动部门。按照规定,传递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本人自带。(二)对转出的档案,必须按统一规定的“企业职工档案转递通知单”的项目登记,并密封包装。(三)对转出的材料,不得扣留或分批转出。(四)接收单位收到档案经核对无误后,应在回执上签名盖章,并将回执立即退回。
2024-08-28 10:26
从国企辞职档案的归处:
国有企业将职工档案托管到当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或者人才服务机构。
然后根据职工申请,调入现工作单位当地的人才机构。
现单位出具就业证明材料,然后向就业部门所在就业地所在的公共服务机构申请开具调档函,将档案调入现在地。
2024-09-28 11:39
一般来说,个人档案包括了你的个人信息、学历、工作经历、奖惩记录等重要信息。在辞职后,你的个人档案一般会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原单位保存:如果你与原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原单位一般会将你的个人档案保存一段时间,以便在需要时提供相关信息。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意使用或修改档案内容,因为档案属于敏感信息,需要妥善保管。
2.转递相关材料:如果你需要将个人档案转到新的工作单位或人才市场,你需要向原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如调动或辞职通知、新的工作单位接收证明等。
3.自行保管:在某些情况下,你也可以自行保管个人档案。例如,如果你正在求职或创业,可以将档案放在家人或朋友家中保管。但需要注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