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新冠疫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工作,正常工作也许会因为疫情而中断,例如采取隔离或者其他紧急措施。
而根据疫情期间的规定,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
但无故旷工仍然是不被允许的,按原规定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三十九条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024-09-29 14:22
疫情期间闯岗,其处罚方式:
1.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将对行为人予以治安处罚,具体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如果行为人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9-02 10:23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不配合隔离观察、治疗的人员,严重者也可能会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以暴力、威胁手段阻碍相关工作人员采取强制隔离措施的,将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如若对于不配合隔离的病人,造成了疫情传播的严重后果,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不管其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都会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022-09-02 10:29
轻者警告,中者拘留罚款,重者刑事处罚。
疫情期间隔离偷跑会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情节严重的,会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如果造成了疫情传播的严重后果,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会涉嫌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第十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2021-02-18 15:57
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地点停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拖车不得向当事人收取费用,并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停放地点。因采取不正确的方法拖车造成机动车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补偿责任。
2021-02-22 08:48
按照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做好疫情期间道路运输车辆技术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道路运输车辆年审时间到期但因疫情原因暂时无法进行车辆审验或不具备相关审验条件的,允许其年审周期自动向后延续至疫情结束之后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