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是不一样的,主要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确定的时间不同,劳动能力鉴定在伤情发生后应立刻进行,而伤残鉴定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
2、提出鉴定的时间和机关不同,劳动能力鉴定由劳动者或家属或单位向劳动部门提出,而伤残鉴定一般由公安机关提出;
3、目的不同,劳动能力鉴定在于确定损伤本身的严重程度,而伤残鉴定在于评判治疗终结后的伤残程度对受害人工作、生活、社交能力的影响程度。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2024-04-12 10:37
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不一样。劳动能力鉴定与伤残等级鉴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性质上来说,劳动能力鉴定是伤残等级鉴定的基础。
从范围来说,劳动能力鉴定范围更大一些,即除对工伤(含职业病)进行鉴定外,还包括对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导致的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其主要职能是从医务方面对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状况进行鉴定。而伤残等级鉴定相对来说更专业、更严格,其职能是对工伤和患职业病职工永久丧失劳动能力的状况进行的鉴定。
二者的工作程序和判别依据也不同。但对于明显的工伤(含职业病)案例来说,伤残等级鉴定可以与劳动能力鉴定同时进行。
2022-08-09 09:16
不一样,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不一样。劳动能力鉴定与伤残等级鉴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性质上来说,劳动能力鉴定是伤残等级鉴定的基础。
2022-09-27 11:59
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伤残鉴定不一样,劳动能力鉴定是通过对一个人从事体力工作的能力的鉴定,确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劳动能力的丧失可分为: (1)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这种人虽然因伤、病导致身体衰弱、器官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但仍能从事一些轻微或力所能及的工作。 (2)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这种人因伤、病已经不能从事任何强度的工作,甚至连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照顾。
2022-08-08 16:24
2024-07-02 14:28
劳动鉴定和伤残鉴定不一样;劳动能力的鉴定是通过对一个人从事体力工伤能力的鉴定,确定是否丧失了劳动能力的程度;而对于伤残鉴定是因一个人受伤之后对伤残程序的鉴定,这两种是属于不同的鉴定;伤残鉴定需要由司法部门根据医院提供的入院记录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残疾鉴定。
一般职工在发生工伤时,只要在治疗病情相稳定后而造成伤残的,从而有影响劳动能力的,那么是可以提出劳动能力的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共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在确定了等级之后就可以协商相应的赔偿。
劳动鉴定和伤残鉴定所确定的时间不同;以及还有提出鉴定的时间和机关不同;以及目的不同;标准依据不同;使用的目的不同;最后还有等级的划分也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