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的程序如下:
1、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2、鉴定者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做鉴定。
3、鉴定办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由专家确认后,交纳鉴定费。
4、鉴定办于每周四定期召开鉴定会,做出等级或结论,并予以公布。
5、自鉴定材料收下登记之日起15日后,由单位劳资人员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收取全部材料。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025-03-21 09:38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残情级别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10个等级,从一级(人体致残率100%)到十级(人体致残率10%),每级致残率相差10%。
2022-08-08 16:18
伤残鉴定有劳动能力鉴定、交通事故鉴定以及医疗事故鉴定等。以劳动能力鉴定为例,根据相关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的等级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不同等级的伤残可以领取的补偿金标准不同。
2022-09-09 16:17
伤残鉴定有劳动能力鉴定、交通事故鉴定以及医疗事故鉴定等。以劳动能力鉴定为例,根据相关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的等级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不同等级的伤残可以领取的补偿金标准不同。
根据条目划分原则以及工伤致残程度,综合考虑各门类的平衡,将残情级别分为一至十级。最重为第一级,最轻为第十级。对未列出的个别伤残情况,参照规定中相应定级原则进行等级评定。
2021-02-20 14:48
1、伤残评定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对于以原发性损伤及其并发症作为评定依据的,评定时应以损伤当时伤情为主,结合损伤的后果或者结局为辅,综合评定。2、认真分析残疾与事故、损伤之间的关系。3、实事求是地评定。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以致伤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伤及由损伤引起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为依据,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2024-06-05 14:54
1、因工伤致残的,需要工伤认定书、证明伤亡人员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
2、医疗诊断证明书;
3、书面的伤残鉴定申请表;
4、身份证明材料;
5、司法鉴定机构要求的其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