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法院行政诉讼一般要多久

行政诉讼 2024-09-26 10:58 标签: 诉讼

通常情况下,由诉讼提起至正式开庭,大致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段。
首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有义务在收到原告起诉之日起的七日之内,对该案件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然而,在法院正式立案之后,需在次月的第五日起,依照程序将起诉书副本以书面形式送达给被告方,而被告也须在收到起诉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递交其对行政行为所举出的证据以及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
除刑事案件外,对民事和行政案件的立案时效均有明确规定,即需在七天内完成立案流程。
此外,审理期间的基准期限通常为三至六个月不等。

法律依据

《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曲永海律师

曲永海律师

山东崇真律师事务所

婚姻家庭 房产纠纷 刑事辩护 合同纠纷 金融证券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问答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