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经公安机关立为刑事案件,说明本人涉嫌刑事犯罪,证据确实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只是立案,并不能说明什么,对本人不会有影响。
2、报案后,立案侦查。警方发现有犯罪的重大嫌疑时,应当立案侦查。
3、立案侦查后,又撤案了。警方通过侦查,发现没有犯罪事实,或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当撤案。
4、上述情况,在司法实践中是很正常的,符合法律规定。对当事人也没有任何影响。但是,警方如果在此过程中,错误地实施了刑事拘留等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应当予以国家赔偿,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向被告人赔礼道歉,并为被告人恢复名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对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机关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2022-08-23 16:16
“交通事故记录对个人当前并无影响,但公安部交正在考虑通违法记录与个人信用挂钩。
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途中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构成交通事故应当具备下列要素:
(1)必须是车辆造成的。车辆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没有车辆就不能构成交通事故,例如行人与行人在行进中发生碰撞的就不构成交通事故;
(2)是在道路上发生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3)在运动中发生。是指车辆在行驶或停放过程中发生的事件,若车辆处于完全停止状态,行人主动去碰撞车辆或乘车人上下车的过程中发生的挤、摔、伤亡的事故,则不属于交通事故;
(4)有事态发生。是指有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其中的一种现象发生;
(5)必须有损害后果的发生。损害后果仅指直接的损害后果,且是物质损失,包括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2025-01-03 08:36
退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没什么影响,还是要按应纳税额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2022-10-12 11:01
被起诉一般指被民事起诉,对方起诉,只是采取了一个有效的法律途径来与被告解决问题,对被告的其它方面没有影响。
在诉讼中也可以由法官调解来达成协议并下发民事调解书,也可以由法院下发判决书,只是对调解书或判决书中对被告设定义务的,被告要依法履行,不履行还是会有一定影响的。
2022-11-21 15:11
派出所备案对个人就业方面会有限制。很多企业、事业单位招聘条件中大多有“无违法犯罪记录”的条件,如国家电网招聘中就明确规定不得有违法犯罪记录和违反校规校纪的记录,对很多国有单位而言,这基本上是通例。
单位人事部门会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如果一位在校大学生有了犯罪记录,招聘也会泡汤了。除此之外,“案底”对出国、升学甚至对子女的入党、入职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1-12-03 11:27
影响:被起诉的后果就是败诉,为避免败诉就需要做工作。被起诉,可能有多种原因,大部分当事人应当清楚。
一般民事诉讼涉及到的是民事纠纷,法院审理查明后会依法做出判决,债务人应当依照判决履行还款义务。债务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如果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举证不能,则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