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如何预防诈骗。
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现在有不少网站或是商家搞活动,会要顾客留下一些相关的资料,在此提醒大家,除非是正规的、可信度非常高的网站或商家,否则最好不要留下自己的私人信息。
随时更改密码。密码是一把锁,能够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是千年不换的密码,其安全性却大大降低,因此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换一次密码,而且密码的组合规律只有自己才知道。
提防钓鱼网站。网购很流行,新型诈骗也应运而生。不少网民在点击网店链接的时候都会不小心进入看似与正规购物网站很相似,但实际上是专门骗取信用卡密码或金钱的钓鱼网站。在此提醒大家,凡是要求输入信用卡密码的网站都绝对不可能是正规网站,一定要果断退出,不要上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12-18 09:0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明确规定,诈骗罪乃系以谋求非法永久占有为动机和宗旨,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之手法,从公共或私人手中骗取数量较大之财物之行为。
而在实际操作中,诈骗罪的谎言手段可谓五花八门,既有口头虚饰亦有书面隐瞒等等。
然而,无论受骗对象的判断能力是否存在偏差,都不能否认诈骗行为的存在合理性。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认知误区必须局限于对财产处理的认识方面。
财产处置的具体方式往往涵盖直接交付财产、声明接受行为人获取财产、允诺转移财产性权益、承诺解除行为人的债务等等。
当行为人通过欺骗行为来诱使人们放弃其财物,然后由行为人或其他人捡走这笔财富时,同样也可以被判定为诈骗罪。
在欺骗行为使得对方进行财产处分之后,行为人或第三方实际上获取了这些财产,称之为获得财产。
而获得财产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类型:
积极财产之增加,例如将受害者的财物转移至行为人或第三方手中,或者获取债权等财产性收益;消极财产之减少,例如使对方降低行为人或第三方的债务。
中国刑法明确要求,诈骗罪的完成状态强调欺骗行为导致受害者财产损失或者增加了财产损失的紧急风险。
其中的受害者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各种机构以及整个国家。
举例来说,通过欺诈、伪造证据或采取其它手段来骗取养老金、医疗福利、工伤赔偿、失业金、生育津贴等社会保险金或其他社会保障补助金的行为,皆符合诈骗罪的定义。
本罪的责任形式必须以故意为主导,且要求行为人在主观意愿上具备非法占有目的。
整体来看,诈骗罪具备如下显著特征:
首先,行为人主观上必然出于故意心理,而且充分预谋着非法持久掌控公私财物的目标。
其次,行为人必须付诸实践,实施了具体的诈骗行动。
进一步说,不论其骗取财物用于供自己挥霍享受,抑或是转让给他人,都不会改变本罪的成立性质。
最后,只有当骗取的公私财务数目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被视为构成犯罪的条件,如果数额较小,那么就无法牵涉到犯罪问题。
2025-02-27 17:18
贩卖毒品属于贩卖毒品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贩卖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更重的,直接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022-11-26 10:09
破坏公司财产罪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现实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可能是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打击报复、或嫉妒心理或其他类似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毁坏财物使所有人的财产受到损失就是其犯罪目的。
2022-09-16 09:13
污蔑别人是什么罪,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如果行为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破坏他人的名誉的,涉嫌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所以建议大家,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污蔑他人。
2022-09-19 11:31
骂脏话不足以构成诽谤罪。
其并没有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且情节不严重。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