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暴力手段、威胁措施等强制性行为强行买卖商品、强迫他人承担服务或者强行要求他人接受服务时,凡以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应依法予以立案追诉:
首先,如致被害人受轻程度的人身伤害或其他严重损害后果;
再者,如导致直接金钱损失达两千元人民币或以上;
再次,若进行了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强迫性交易行为,或者在同一事件中迫使超过三个人进行交易;
另外,如果在交易过程中强迫手段获取一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收益,并且从中获得违法所得也达到两千元人民币;以及在强迫过程中促使他人购买伪劣商品价值累计达到五千元人民币以上,或者违法所得累积达到一千元人民币以上的;
最后,还包括其他严重情节的各种情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六条 【强迫交易罪】以暴力、威胁手段,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强买强卖商品的;
(二)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
(三)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
(四)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
(五)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
2024-09-05 10:18
诈骗立案标准是:
1、诈骗金额为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
2、诈骗金额为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
3、诈骗金额为五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2024-05-23 11:28
1、职务侵占罪的立案金额:3万元以上,会被以职务侵占罪定罪量刑。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按照本解释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相对应的数额标准规定的二倍、五倍执行。
3、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在本单位所具有职务所产生的方便条件。对于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实践中一般表现为侵吞、盗窃、骗取等非法手段。
2022-08-12 13:51
一是寻求行政机关救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6条:“强买强卖的,强迫他人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行政拘留和罚款”因此,当消费者遭遇强买强卖时,应当注意搜集证明对方强买强卖的客观有效证据后,随即可向公安机关报警寻求帮助。
二是,司法救济。《刑法》第226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因此,强迫交易达到一定程度,也是有可能构成犯罪的。当消费者面临强买强卖情节严重时,也可及时寻求司法救济。
当我们消费者面临强买强卖时,不要因为卖方的蛮横狡猾,而选择忍气吞声,而是沉着冷静,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4-12-26 09:35
盗窃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可以立案,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属于盗窃数额较大,应以盗窃罪处罚。
2022-08-19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