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条不一定必须发放。公司是否一定要发工资条,目前没有法律强制要求公司方必须出具工资条,公司也可以根据自身管理模式,而对员工当事人外的其他人的工资进行保密。但是员工有权利要求公司提供其个人的工资明细,公司也有如实告知的义务。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2023-02-23 13:54
发工资是需要缴纳个税的。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是指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按照法律的规定,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税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策工具。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职能。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筹集财政收入稳定可靠。税收的这种特点,使其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是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凭借政权力量,依据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律或政令来进行强制征收。
2.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通过征税,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收入转归国家所有,国家不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或代价。
3.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是按照国家法令规定的标准征收的,即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计价办法和期限等,都是税收法令预先规定了的,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试用期间,是一种固定的连续收入。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统一的整体。其中,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强有力保证,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固定性是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必然要求。
所以,个人所得是需要征税的。
2022-09-01 11:52
如果是多发的钱,应该退回,否则公司有可能提起仲裁或诉讼。当然,如果这笔钱应该是你的,能做出合理解释的,则无须退。事实上,在法律上有一种事实行为叫做“不当得利”。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而工资多发的部分就是“不当得利”,员工作为受益人,对受害人也就是公司有返还财物的义务。
2022-08-09 13:16
2022-09-14 17:08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关于工资薪金个税规定:
1、起征点是5000元
2、就超过5000元部分征收(5000元超过5000元零元,即5000元不需要征税)
3、超过5000元部分,根据超过额度有不同的税率,
(1)减去5000元后低于3000元部分,也就是说,比5000元多的金额在3000元以内,按3%计算。例如:6000元,超过5000元1000元,这1000元低于3000元,所以确认为3%税率,个税=1000*3%=30元
(2)高于3000低于12000部分,为10%。
2022-09-16 10:13
离职了有权要工资条。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工资条是员工所在单位定期给员工反映工资的凭证。工资条应该是企业发给员工每月工资的明细,是员工清楚了解自己收入的一种较好形式。一旦发生纠纷,工资条可以作为员工在这个公司的收入证明及明细证明,也能监督企业是否按时发放工资,是一种凭证。《劳动法》也规定,员工对于企业制订工资分配方案,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也就是说员工有权知道自己的福利和工资构成等。因此,企业不提供员工工资条是一种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