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签订合同时,并不意味着你有权自由地离开公司时只需向上级告知就可以了。
相反,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员工入职后的一个月之内与之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在此期间,(如果)未签署的也并不能视为是违法行为。
即便已跨越一个月,但若用人单位和员工之间实质上已经形成了实际的劳动关系,那么若是由于员工方不知情或者故意原因而提前终止了此种劳动关系导致了雇主方面的经济损失,这时员工依然需要为此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订)》第七条 【劳动关系的建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2022-09-21 10:32
未签劳动合同主动离职不能赔偿。
主动提出辞职用人单位是不给经济补偿金的,但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反应情况,如果协商不一致可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与解除劳动关系补偿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无论什么原因你与单位的劳动关系终止,你都可以主张双倍工资。如果你主动提出离职,关于解除劳动关系你不会获得任何补偿金。如果单位因各种原因解除劳动关系,一般都会面临支付劳动者非法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的风险。
2024-05-31 14:57
1、员工辞职后,劳动关系解除,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已经履行完毕,劳动合同对双方已无约束力。
2、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劳动合同的主体双方各执一份劳动合同,所有权属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4、用人单位想要要属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劳动者是有权利不给的。
这谈不上违法的问题。
2024-09-02 13:46
若员工未经合法程序主动离职,劳务合同将有可能被依法终止。
企业可依据员工提供服务内容的质量、效率以及对整体工作氛围所释放的影响,对自由辞职的行为划定一个相应的界限。
在此情况下,企业有权依照其内部规章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决定是否合法解除与该员工签定的劳务合同。
而当员工选择自由离岗后,如由于他/她这一行为造成企业经济上的巨大损害,该员工作为责任人,应承担起赔偿责任。
这种离职方式通常指的是在没有得到企业批准或提前通知的前提下员工自行离开工作岗位,与企业单方面宣布终止劳动关系的行为。
2024-09-27 14:37
1、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与解除劳动关系原因没有任何联系。
2、无论什么原因劳动者与单位的劳动关系终止,都可以主张双倍工资。如果劳动者主动提出离职,关于解除劳动关系不会获得任何补偿金。如果单位因劳动者未上班,以旷工名义解除劳动关系。单位需要证明规章制度合法性的同时,也要证明存在旷工的事实。
2022-08-10 16:30
没签合同不干了直接走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